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3-04-26 17:54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点一:关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考生对这一考点要做客观题的备考,题目往往考查这一概念的识记,以单选或者名词解释题型考查。
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
考点二: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考生对这一考点要做客观题的备考,选择题、判断题居多。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首先从多项选择题备考,识记包括四个因素,需要留意的是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是最主要的因素。个人亲身的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多次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个体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不会增强效能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会相信当自己面对类似活动情境时,同样能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通过说理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胜任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比如,处于紧张焦虑、精力不佳时,会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考点三:关于社会学习理论
考生对于这一考点要多加重视,考查比较多,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可能涉及。
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班杜拉通过波波玩偶实验,(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首先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发现他们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得出这一结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和复制过程(在线过程)、动机过程。观察学习的含义以及过程需要做客观题备考。
考点四:强化的分类
考生对于这一考点在识记的基础上要求理解,客观题和主观题均会涉及。可以结合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的正强化、负强化进行学习。
班杜拉将强化分成三类,(1)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例如:小红的考试成绩优秀,得到了家长的奖励。(2)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例如"杀鸡儆猴"体现的作用。(3)自我强化指个体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例如:学习计划没有按时完成,惩罚自己一周不能再出去玩耍。这一知识点做客观题备考,不同类别之间能够准确区分。此外,需要理解三类强化的含义,可能结合材料分析题考查,评述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或者解读老师运用的教育学原理。例如:"材料中李老师在班会上表扬小红热爱劳动,并发卡片作为激励,同时引导其他同学向小红学习,从此之后发现班级中其他同学也变得热爱劳动,小红发挥了榜样的力量",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李老师运用了直接强化,正强化的方式,也运用替代性强化的方法。
考点五:关于德育模式
班杜拉提出的德育模式是社会模仿模式。他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榜样的力量尤为重要。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习题】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解析:D。本题考查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2.【习题】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身的经历 B.他人的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醒。
解析:A。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来自于自身的亲身经历,自身的失败或者成功会更强烈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习题】教师在班会上对一个同学的违纪行为进行批评,这对其他同学而言是一种( )。
A.直接强化 B.惩罚性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间接强化
解析:C。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其他同学为了避免批评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备考:知觉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幼儿教育制度概述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