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3-06-08 16:50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二章 径赛
预测一:跑的概念、影响跑的力、影响跑的因素
1.跑的概念:跑是人体水平位移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上肢与下肢蹬与摆协调配合的周期性运动。跑的周期是两次单脚支撑和两次腾空。走和跑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腾空。
2. 影响跑的力:内力(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它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外力(①支撑反作用力,②重力,③摩擦力,④空气阻力)。
3. 影响跑的因素: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
预测二:短跑的技术原理
短跑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1. 起跑: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起跑器的安装方式有普通式和拉长式两种。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2. 起跑后的加速跑:一般为 30 米左右(优秀运动员略长)。它的任务是尽快加速到自己的最高速度。
3. 途中跑: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4. 终点跑:运动员在离终点线 15—20 米处,应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预测三:弯道跑技术
运动员从直道进入弯道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保护心脏),加大右侧腿和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左脚用前脚掌外侧蹬地 。
预测四:中长跑技术原理
中、长跑各个项目的完整技术均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主要技术环节。
1. 中、长跑采用站立式起跑,途中跑是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环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2. 中、长跑时,由于内脏器官机能惰性的限制,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
第二章 径赛
预测一:跑的概念、影响跑的力、影响跑的因素
1. 跑的概念:跑是人体水平位移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上肢与下肢蹬与摆协调配合的周期性运动。跑的周期是两次单脚支撑和两次腾空。走和跑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腾空。
2. 影响跑的力:内力(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它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外力(①支撑反作用力,②重力,③摩擦力,④空气阻力)。
3. 影响跑的因素: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
预测二:短跑的技术原理
短跑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1. 起跑: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起跑器的安装方式有普通式和拉长式两种。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2. 起跑后的加速跑:一般为 30 米左右(优秀运动员略长)。它的任务是尽快加速到自己的最高速度。
3. 途中跑: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4. 终点跑:运动员在离终点线 15—20 米处,应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预测三:弯道跑技术
运动员从直道进入弯道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保护心脏),加大右侧腿和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左脚用前脚掌外侧蹬地 。
预测四:中长跑技术原理
中、长跑各个项目的完整技术均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主要技术环节。
1. 中、长跑采用站立式起跑,途中跑是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环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2. 中、长跑时,由于内脏器官机能惰性的限制,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于肌肉活动的需要,
跑一段距离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无力,迫使跑速降低,甚至有难以坚持跑下去的感觉。这种生理现象叫“极点”。
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预测五:跨栏跑技术原理
1. 跨栏跑技术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小大中)、终点跑技术。
2. 跨栏跑的数据:
组别 |
距离(m) |
栏架数(个) |
栏高(cm) |
起跑至第 |
栏间距离 |
最后栏至终 |
成年男子 |
110 |
10 |
106.7 |
13.72 |
9.14 |
14.02 |
400 |
10 |
91.4 |
45 |
35 |
40 |
|
成年女子 |
100 |
10 |
84 |
13 |
8.5 |
10.5 |
400 |
10 |
76.2 |
45 |
35 |
40 |
|
少年男子 |
110 |
10 |
91.4 |
13.72 |
9.14 |
14.02 |
预测六:接力跑
1. 接棒的方法:下压式、上挑式、立棒式
2. 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后伸,掌心向后,虎口张开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接棒人手臂后伸的动作比较自然放松,易掌握。缺点是第二棒接棒后手已握在棒的中部,这样不便于持棒快跑。另外,第三、四棒传接棒时,棒的前端已所剩不多,所以相对容易掉棒。
3. 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向后,拇指向内。传棒人将捧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手中。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每一次传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是接棒人在手臂后伸时相对紧张。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田径之田径运动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